甜美內江 勞模工匠 | 范林勇:三尺灶臺守初心 傳承川菜顯擔當
時間:2024-11-11 11:49:29 來源:內江廣播電視臺作為李氏門派廚師行業(yè)的傳承人,他多年來始終秉承“菜品即人品、廚德即廚藝”的匠心,與灶臺作伴、油煙為侶,在煙火氣中傳承與探索廚藝新高度。今天,由內江市總工會與內江市融媒體中心聯(lián)合推出《甜美內江 勞模工匠》專欄,讓我們一起走近內江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、內江市勞動模范,甜城茗酒薈風味酒樓廚師長范林勇,去聆聽他的故事。
初見范林勇,他正在認真檢查餐具,身為廚師長的他,掌握后廚情況、統(tǒng)籌菜肴、把控菜品等,這些都是每日必備功課。
范林勇認真檢查餐具
范林勇向記者說道:“最多時,我們一天要負責60多桌的餐,每桌餐的標準又不一樣,每桌菜品多達30多道,從食材的準備到成品的呈現(xiàn),都由我們主要負責。我們備菜就要備起凌晨1點多,早上我們6點多就要上班,而且這個工作我們是非常辛苦的?!?/p>
范林勇
忙而不亂,忙里創(chuàng)新,是范林勇一直的堅持。他會根據市場變化、顧客喜好等因素,不斷創(chuàng)新菜品,讓原本的“眾口難調”轉化為客人流連忘返的招招鮮。
范林勇回憶道:“在創(chuàng)作的時候,最困難的是把控好食材質量和口味,一道美味的菜式,其創(chuàng)作的基礎在于食材,而這也是川菜的精髓,也是川菜創(chuàng)新的根本。所以從食材的選擇、制作到成品,每一道工序我都要嚴格地把控,做廚師不僅要有好的手藝更要有好的品行?!?/p>
范林勇在備菜
備菜
范林勇出身農村,從小家境貧寒,深知農村生活的艱辛。1999年,剛滿18周歲的范林勇就選擇進入社會這個“大熔爐”鍛煉,懷著對烹飪的熱愛,投身到廚師行業(yè),從最開始的面點學起,到蒸飯,再到燒菜,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都做得仔仔細細,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。正因如此,后來,他又拜師“中國烹飪大師”李光前,取經學藝,在這一行,一干就是25年。
范林勇和老師李光前
中國烹飪大師李光前說道:“范林勇是我的一個徒弟,在二十年的從業(yè)當中,一直堅守,從早到晚,對職業(yè)非常熱愛,通過這么多年自己的努力,他在技術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在行業(yè)當中也有一定的影響,也帶了不少的徒弟?!?/p>
多年來,范林勇不僅精進著自己的烹飪技藝,也積極培養(yǎng)后備人才,他帶出師的20多個徒弟很多已經成長為廚師長、企業(yè)骨干等,并且在各類廚藝大賽中嶄露頭角。
范林勇和徒弟
徒弟林小鳳說:“師父一直教育我們做菜就像做人一樣,要一步一個腳印,要誠實守信,要對每一位顧客負責。我也非常感謝師父,不僅教會我們如何做菜,在生活上也對我們倍加關懷?!?/p>
徒弟林小鳳
四方食事,不過一碗人間“煙火”。從業(yè)25年來,范林勇始終醉心于廚藝鉆研,專注于川菜的傳承和創(chuàng)新。2005年,他的創(chuàng)新菜品“玻璃耳片”入選內江十佳名菜,金毛獅子魚、蒜香排骨、酸辣開胃肘等特色菜受到大眾喜愛。同年他的創(chuàng)新菜品“團團圓圓”在四川省第三屆“碎米芽菜杯”烹飪大賽中獲得了金獎,并以此菜晉升為中式烹調師,參加了高級廚師研修班學習,考取了高級技師職稱,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高級技師;2007年他的創(chuàng)新菜品“清湯菊花豆腐”獲得中國首屆川菜創(chuàng)新大賽特金獎;2009年,他參加四川省第三屆農民工技能大賽獲得“二等獎”,并被授予“四川十大技能明星”稱號;2010年6月他還在“大千杯”四川第三屆川菜創(chuàng)新大賽中參加烹飪特技比賽獲“特技證書”。
獲得四川省第三屆“碎米芽菜杯”烹飪大賽金獎
獲得中國首屆川菜創(chuàng)新大賽特金獎
被授予“四川十大技能明星”稱號
從業(yè)25年來,范林勇始終保持以躬行者的姿態(tài)和飽滿的工作熱情,專注如一的做好川的傳承和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。
范林勇表示:“干一行、愛一行、鉆一行。接下來,我將弘揚勞模精神,努力學習,不斷鞭策自己,鉆研創(chuàng)新。同時,多向餐飲前輩請教,傳承和弘揚好川菜,為內江餐飲業(yè)發(fā)展、擦亮‘中國甜食之都’名片作出自己的貢獻?!?/p>
記者: | 李萬簡 陽柳 |
編輯: | 張佳瑜 |
審核: | 曾媛 |
